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人员考核大纲
一、基础篇
第一章
1.了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第二章
2.熟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a)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施行时间和主要内容。
b)《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物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内容。
c)《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施行时间。
*d)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的相关知识及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主要执行标准。
第三章
3.了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设计及建筑要求。
a)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规模及分类。
b)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内部布局设计原则及工艺布局要求。
c)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场地建筑总体要求及其车间内部尺寸。
d)车间内检测设施建筑要求。
4.熟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人员配置要求。
a)人员合理配备的重要性。
b)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人员配备要求。
5.熟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设备配置要求。
a)检测设备配置原则。
b)检测设备配置要求。
6.熟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要求。
a)控制系统功能要求、性能要求。
b)控制系统不应具有的功能。
c)检测设备联网的要求。
d)计算机联网系统的要求。
7.了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内部管理要求。
a)安检机构内部管理的意义
b)资源配置的要求。
c)检验环境管理要求。
d)检验工作的管理要求。
e)检验人员的管理要求。
f)检验设备的管理要求。
g)技术文件的管理要求及保密制度。
h)检测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编写、审批管理制度。
i)体系运行有效性检查要求及内容。
j)档案资料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第四章
*8.了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工作内容及资格许可要求。
a)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b)依法行政的原则的内容。
c)统一管理的原则的内容。
d)科学公正的原则的内容。
e)廉洁、便民、高效的原则的内容。
9.了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设置规划
a)区域规划的要求。
b)选址规划对周边环境、场地面积的要求。
c)机构设置规划的编制、审核、上报和审批程序。
10.了解安检机构资格许可制度内容及日常监督管理内容。
a)申请取得安检机构资格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b)安检机构人员要求。
c)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申请需要提交的申请资料。
d)安检机构资格证书及有效期。
e)安检机构日常监督检查方式。
f)日常监督管理重点把握内容。
11.了解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设备的计量检定要求。
a)计量检定的定义。
b)日常计量检定制度。
*12.熟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
a)安检机构的权利。
b)安检机构的义务及遵守准则。
c)安检机构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
*13.熟悉计量认证程序及计量认证标志使用。
a)计量认证的法律依据;
b)计量认证程序;
c)计量认证标志及证书有效期。
*14.熟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质量体系的建立及运行内容。
a)安检机构申请计量认证的准备工作;
b)质量手册的作用及内容;
c)程序文件编写原则及内容;
d)质量体系的运行。
第六章
*15.熟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职业道德规范。
a)职业道德基本概念;
b)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的关系;
c)安检机构检验人员须具备的职业道德。
16.了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人员能力素质培养要求。
a) 安检机构检验人员技术培训的形式。
二、专业篇
第一章
*1.熟悉机动车的分类、整体构造和组成。
a)汽车安全性的的分类;生态安全性和事故后安全性的定义;
b)汽车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的定义;
c)机动车安全管理的概念;
d)机动车的定义;
e)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确定的机动车分类;
f)乘用车的分类;
g)GB/T 5359.1-1996确定的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的分类;
h)机动车的总体结构组成;
i)机动车四大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用途及结构组成。
j)汽车的几种布置形式。
k)摩托车的结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和用途。
*2.掌握机动车制动系工作原理、结构及制动性能。
a)制动性能的概念及与交通安全的关系;
b)机动车制动系的组成及作用;
c)制动系的工作原理;
d)制动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e)人力制动系的种类及应用;
f)伺服制动系的概念及分类;
g)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组成;
h)制动性能的评价及其概念;
i)制动跑偏、侧滑、前轮失去转向能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j)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3.熟悉机动车涉及照明的有关概念。
a)机动车灯具的功能和涉及照明的有关概念;
b)与车辆灯具相关的国家标准要求。
4.掌握机动车转向系工作原理、概念、特点及转向性能。
a)转向系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b)转向器的分类;
c)转向传动机构的作用;
d)转向系传动比、转向器传动效率的概念;
e)转向特性及转向系与转向操纵稳定性的关系。
*5.掌握机动车行驶系的作用、组成及行驶性能。
a)机动车行驶系的作用、汽车行驶系的组成;
b)汽车车架的作用及所具要求、特点;
c)汽车车架结构形式。
d)车轮的作用及组成;
e)我国约束汽车车轮和轮辋的标准;
f)汽车悬架的概念及作用;
g)悬架结构形式和性能参数合理选择的意义;
h)汽车性能对悬架的要求;
i)摩托车悬架装置的分类。
*6.掌握机动车排气污染物的管理分类以及检测方法。
a)对机动车污染物控制的管理方式;
b)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组成;
c)机动车排气污染物的的概念;
d)确定机动车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方法;
7.了解排气污染物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措施。
a)排气污染物的主要影响因素;
b)控制排气污染物的技术措施。
8.了解机动车噪声特性及来源。
a)声音或噪声的特性;
b)“A”频率计权特性。
9.了解机动车喇叭噪声。
a)机动车喇叭的定义及用途;
b)机动车喇叭的分类;
c)机动车噪声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方法;
d)机动车定置噪声的概念。
第二章
*10. 熟悉机动车检测设备的种类及性能。
a)熟悉常用检测设备的种类;
b)熟悉七个主要检测的用途、适用范围。
*11. 熟悉检测设备的计量检定概念、分类及方法。
a)设备检定的概念及意义;
b)计量检定的分类。
*12.熟悉汽车、摩托车检测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设备检定内容和设备的维修。
检测设备包括:轴(轮)重仪、制动性能检测设备、前照灯检测仪、汽车侧滑检验台、摩托车轮偏检测仪、车速表检验台、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机动车噪声测试设备。
第三章
13.了解机动车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的定义和基本要求。
a)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分类;
b)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的定义;
c)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的基本要求。
14.熟悉机动车联网检测系统的功能和类型。
a)机动车联网检测系统的功能(11种);
b)机动车联网检测系统的两种分类方式。
15.了解机动车联网检测系统的结构、硬件组成和软件组成。
a)机动车联网检测系统的基本硬件配置;
b)机动车联网检测系统应用软件的功能划分。
*16.熟悉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数据管理主要功能和数据处理、存储。
a)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数据管理的主要功能与目标;
b)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的数据库系统应当满足的几个要求。
c)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数据内容;
d)数据的访问控制与安全管理
17.了解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a)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常见的故障;
b)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中的三种信号;
c)全自动检测线的故障诊断步骤;
d)常见的两种电气故障。
e)计算机及网络的两种故障。
第四章
*18.熟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流程。
a)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主要流程;
*19.熟悉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内容。
*20.掌握线外检验的主要内容。
a)线外检验的方式及内容;
b)车辆唯一性认定的概念;
c)新车唯一性认定的主要内容;
d)车辆外观检查的9个项目;
e)车身外观检查的6个项目内容;
f)底盘动态检验的概念及意义。
*21.掌握汽车线内检验的检验程序、注意事项及判定要求:
a)汽车线内检验的内容;
b)车速表指示误差检验。
c)排气污染量测量。
d)台试制动性能检验(含轴重)。
e)转向轮横向测滑量检验。
f)前照灯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位置检验。
g)喇叭声级检验。
h)地沟检验。
*22.掌握摩托车线内检验的检验程序、注意事项及判定要求:
a)摩托车线内检验的内容;
b)车速表指示误差检验。
c)排气污染量测量。
d)台试制动性能检验(含轴重)。
e)轮偏量检验。
f)前照灯发光强度和光束照射位置检验。
g)喇叭声级检验。
23.掌握路试检验的试验步骤。
a)路试检验的内容;
b)路试检验的条件及使用的检测设备;
c)路试驻车制动性能检验的内容;
d)车速表路试检验的内容。
*24.掌握人工检验项目、线内设备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判定原则。
*25.掌握检测结果的综合判定原则。
三、参考资料
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基础讲座—基础篇》 (2006年 第1版) 中国标准出版社
纪正昆 王步步等编
2.《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基础讲座—专业篇》 (2006年 第1版) 中国标准出版社
纪正昆 王步步等编
3.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4.GA 468-2004《机动车安全检验项目和方法》
注:*为重点内容